结构打基础 优化见效益

新商盟网 2023-03-30 03:31 136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结构打基础 优化见效益,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结构打基础 优化见效益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烟草在线昌宁消息  烟叶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础,卷烟上水平,原料是基础,关键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优化烟叶结构是国家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是转变烟叶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是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优化烟叶结构工作事关大局,事关长远。

  在全国众多种烟县里,昌宁烟草人正在紧锣密鼓的落实着优化结构的各项目标,不断递进、不断创新、不断尝试和发展着。

  2011年,是昌宁烤烟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昌宁烤烟生产的各项任务目标达历史新高,烟叶生产量30万担,收购量27万担,其中,中上等烟比例达95%,上等烟比例61%左右。面对烤烟生产任务,昌宁烟草部门严格按照省、市烤烟生产会议精神,紧紧抓住优化烟叶结构工作带来的大好机遇,认真组织,科学规划,从培育壮苗开始,认真组织生产,严格落实各种政策、技术措施,平稳收购,以确保烤烟产业平稳发展,顺利完成2011年烤烟生产的各项任务目标,让黄金叶再次焕发出长远的经济效益。

  组织有效彰显活力做铺垫

  在全国烟叶工作座谈会上,姜成康局长指出:“今后几年烟叶计划安排,重点放在结构平衡上,下力气解决好等级结构和地区结构平衡问题,实现当年烟叶供给总量与需求相平衡、上等烟叶和优质烟区烟叶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把全国烟叶工作座谈会的主题和工作重心放在当前烤烟生产的首要位置来抓,围绕两个平衡,优化结构,为切实抓好烤烟生产,确保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顺利开展,该县不断充实烤烟产业组的领导和成员,成立县委书记亲自任组长的烤烟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的优化烟叶结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优化烟叶结构工作实施方案,与各乡镇签定责任状;分公司成立以经理为组长的优化烟叶结构工作领导组,下设以专卖副局长任组长的宣传小组,以生产副经理任组长的工作执行小组,以书记任组长的督察小组,与各科室工作站签定责任状,制定并下发了《昌宁县2011年优化烟叶结构工作方案》、《昌宁县2011年优化烟叶结构宣传工作方案》、《昌宁县2011年优化烟叶结构组织管理工作方案》、《昌宁县2011年优化烟叶结构不适用烟叶及补贴考核兑现办法》等方案和办法,制定具体的检查验收细则,分环节组织检查验收,制定优化烟叶结构补贴资金实施细则,严格补贴标准、兑现程序、开支渠道和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明确专人负责处理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全面提高“优化烟叶结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水平;各乡镇、烟站、合作社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怎样严格按照国家局、省委政府,以及省、市公司优化烟叶结构工作的政策措施?怎样坚持不漏乡、不漏村、不漏组、不漏户,加大宣传力度?怎样把各级各部门以及广大烟农的思想统一到优化烟叶等级结构的部署要求上来?确保优化烟叶等级结构工作各项政策措施干部职工清清楚楚、烟农群众明明白白?紧紧结合这些问题,昌宁烟草利用广播、电视、宣传专栏、短信、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和采取进村入户,与烟农座谈、召开现场会、召开合作社社员大会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烟农积极性,使烟农自觉自愿主动参与到优化结构工作中来。并积极与县文工团联合,宣传演出40余场次。开办了以优化烟叶结构、合作社管理为主线的《昌宁烤烟专业化合作社简报》、《昌宁优化烟叶结构简报》,组织发放《致全县广大烟农一封信》41000份,《告烟农通知书》23100份,《烟农手册》8600份、《优化烟叶结构图解》400张;张贴标语2366条、发送手机短信4823条,还积极组织召开合作社理事长培训、召开合作社社员大会;采取与烟农座谈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实地调研、巡回演出、发放宣传材料、召开烟农培训会等措施,让烟农进一步了解了政策,掌握了生产技术,得到烟区群众的一致好评,使烟农清楚、明白、放心种烟,为下一步工作重心创造了有力条件。

  科学分析统筹协调促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松曾在会议上要求:“要克难奋进,充分认识现代烟草产业发展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与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烟草增产、企业增效、自我增光的意义……

  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是烟叶生产方式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各方利益调整,困难多,压力大,抓好这项工作,昌宁烟草人明白,只有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各方利益,高度重视加强烟叶生产宏观调控才能牢牢把握住主题,发挥它最大的效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统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为目标,以基地单元为载体,加快“一基四化”建设进程,加强烟农队伍和科技队伍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优化烟叶结构的主要支撑。为给优化结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昌宁新建卧式密集型烤房1831座,强化了烘烤基础,进一步提高了烘烤质量;购买农机具102台,其中购买专用机具装盘播种机6台,剪叶机45台,通用机具51台, 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投入。同时,还建了21个防雹点,落实了防灾减灾专用物资和人员,严格实行防雹点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加强气象监测预报,有效应对冰雹、洪涝等各种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目前,已开展防雹作业382次,有效降低了烟农因灾造成的损失。(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昌宁烟区气候复杂多变,立体性气候突出,土壤肥力不一,加上轮作有限,各烟区的土壤质量和安全性低下,结合这些实际,昌宁分公司科学分析,认真抓好各项技术措施,抓好种植区规划,根据生产实际,各烟区经过认真规划,以田烟为突破口,发展大户为重点,实现了“地烟向田烟转移、山区向坝区转移、种烟面积向种烟专业大户转移”等三个转移,同时,严格落实面积,对种烟地块严格进行面积丈量和烟株清点,并造册登记,进行插牌钉桩,确保移栽面积和株数,打牢生产基础,按照“保总量、保质量、保优化”的思路,以优化烟叶结构为主线,统筹推进全县烤烟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做到组织领导有新举措,落实措施有新突破,督促指导有新方法,工作作风有新转变,预整地验收突出“严”字,移栽面积突出“实”字,移栽节令突出“抢”字,移栽质量突出“好”字,生产管理突出“精”字,不适用烟叶处理突出“准”字;同时,抓好重点项目、专业合作社和防灾减灾工作,不断抓实培育“高茎、无毒”壮苗,在此期间共建275个育苗点,在育苗工作中,规范建棚,严格消毒,强化“上限温度”管理,实现成苗率达95%以上,壮苗率达90%以上,认真加大土壤改良力度,严格测土配方,对“两黑病”、青枯病易发病地块,配供生石灰;全县种烟地块实现100%的施用农家肥;结合烤烟各品种的特性,制定了4个施肥方案,并严格按《保山烤烟综合标准》进行科学施肥,全面进行土壤改良,大大提升了土壤肥力,改善了烟株生长环境。 

  根据生产经验和生产实际,该县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带水、带肥、带药”并进行干土覆盖移栽,确保了烟苗成活率和降低了烟苗蹲塘不长的情况,移栽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三带”要求成为了昌宁烟草优化烟叶结构的建设性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同时针对病虫害统防统治,他们还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专业合作社为单位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用药,提高了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残留。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全县各烟叶种植区的综合情况,科学制定了相应的烘烤方案,并有专人负责全县烟叶烘烤指导,种烟乡镇烟办根据各自需要安排专职烘烤人员,对烟叶烘烤进行全面指导,为优化结构取得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优”从“实”来步步铿锵结硕果

  截止2011年8月31日,昌宁收购烟叶44676.47担,占收购量的16.55%,均价17.89元/公斤,上等烟比例47.8%,中上等烟99.3%。与去年同期相同收购数量相比,均价提高4.97元,上等烟比例提高21.45%,中上等烟比例提高32.31%。

  烟叶收购工作是全年烤烟生产的最终效益体现,几乎所有矛盾都将在收购过程中凸显,根据生产要求和工作实际,昌宁及时召开烤烟收购会议,统一思想,平衡收购眼光,进一步强调“抓好烟把纯度”就是收购工作的重点,种烟乡镇以“两分清、两提高”为中心,加大入户指导分级扎把力度,强化预约预检制度,同时,成立了以分公司经理为组长的“烤烟收购质量控制协调组”、以副经理为组长的“预检预约督导组”、以副局长为组长的“专卖监督管理组”等七个工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烤烟收购工作,每隔7~10天召开一次“烟叶收购分析会”,及时查找、分析和解决收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2011年的烤烟收购保驾护航。形成了全县上下一条链、上下一条心的良好格局。通过全县上下一心努力,多措并举,优化烟叶结构工作已初见成效。截止2011年8月31日,昌宁收购烟叶44676.47担,占收购量的16.55%,均价17.89元/公斤,上等烟比例47.8%,中上等烟99.3%。与去年同期相同收购数量相比,均价提高4.97元,上等烟比例提高21.45%,中上等烟比例提高32.31%……(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和经验,昌宁烟草人知道只有更加珍惜眼前成果,严格按照市、县政府和烟草部门的要求,虚心学习更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才能提高质量、打出品牌,赢得更多的市场,让广大烟农增产增收。

 

结构打基础 优化见效益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