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低焦油卷烟切莫拔苗助长,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低焦油卷烟切莫拔苗助长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烟草在线专稿 当下,全行业对于低焦油卷烟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其中既有政策的导向,也有市场的需求,消费的成熟,但更多来自于行业上下对于宏观政策调整的积极响应,既然是响应,就无可避免的带来了主观上的强烈愿望。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0年,全国累计销售低焦油卷烟(8mg及其以下,下同)88.8万箱,同比增幅达到24.5%,全国卷烟平均焦油含量降至11.9毫克/支,平均烟气一氧化碳量降至12.9毫克/支。这组数据的关键点在哪里?第一,低焦油卷烟的合计销量虽然增长超过20%,但总量规模不足百万箱,市场份额只有1.89%;第二,低焦油卷烟缺乏领军品牌,长白山、中南海、红双喜等品牌发展低焦油产品虽有心得,但体量、声誉、影响力和价值感还不能算作一线品牌;第三,大品牌表现缺乏说服力,包括中华、芙蓉王、玉溪等高端品牌,以及白沙、红塔山、双喜等规模品牌,在低焦油卷烟领域还没有与行业地位相符的市场表现;第四,纳入统计范畴的低焦产品,大多集中在8mg以及5-8mg之间,还缺乏较为成熟的5mg以下产品,在技术、风格、吃味等方面,中式低焦油产品与国际品牌的差距还相当明显。
国家局提出,2011年低焦油产品销量达到160万箱,这个目标以全行业的政策理解与执行能力而言,应当说是有把握的。从今年1月份的情况看,低焦油产品的销量已经超过34万箱,同比增长超过55%,接近完成了去年基数的40%,即便考虑节日旺季因素,完成全年160万箱目标也是指日可待。
但透过数字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低焦油卷烟发展现状,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如何增强低焦油卷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防止急功近利地拔苗助长。(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首先,要持续的氛围营造、全面的消费引导,防止硬下任务。160万箱是什么概念?虽然需要同比增长翻番才能实现目标,但以2011年全国卷烟估算销量4800万箱测算,市场比重不过3.75%,并非高不可攀的目标。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低焦油卷烟的销售走势,当前品牌培育的难点不在销量,而在于如何营造好低焦油卷烟的消费氛围,增强低焦油产品的消费吸引力,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关系低焦油卷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如果只是简单地160万箱销售目标分解下达下去,也就是丧失了国家局加大低焦油卷烟发展的应有之义,今年不出问题,明年也要出问题,迟早要出问题。
其次,要系统的技术研发、创新的产品设计,防止路径逼仄。2011年1月份,低焦油卷烟销售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一些品牌开始异军突起、加快发展。数据分析,除了自然的增长之外,有一部分增量来自于既有产品焦油降低,比如有些产品原来盒标10mg、9mg,经过适当的技术处理后,达到了8mg的水平,也就纳入了统计口径。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只能算作术,而不能称之为道,有应急、讨巧之嫌。同时,正如开篇分析那样,国内目前5mg以下产品相对稀少,产品风格单一、技术不稳定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何寻求中式卷烟在保持高香气风格,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多形式、多途径推进降焦减害技术,仍然是各大企业、各大品牌必须切实承担的一项长期工作。
再次,要持续的加大投入,有效的深度协同,防止孤军奋战。虽然长白山、中南海依靠特色降焦减害技术创出了一片天空,但未来中式低焦油卷烟的发展仍然有赖于两个方面的同时发力:其一是特色型品牌的持续做大,长白山、中南海,包括都宝、金桥等低焦油特色品牌如何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有效整合资源,加快品牌成长,既是企业自身的事,也是行业共同的事。其二是大品牌要发挥主导效应,尤其是那些结构高、规模大、影响力广的重点骨干品牌,要在低焦油卷烟的市场培育、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此外,工商企业在深度协同的框架下,围绕低焦油卷烟的市场和品牌培育工作,也需要进一步的流程梳理、职责分工和形成合力。(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低焦油卷烟切莫拔苗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