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忽悠”也是一种经营策略,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忽悠”也是一种经营策略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烟草在线据《黄鹤楼周刊》报道 笔者去市里的路上途经一个小镇,碰上正在举办的一个老庙会,造成堵车将近1个小时。车被卡在犹如长龙的车队里,举步维艰,于是索性降下车窗,欣赏外面热闹的场景,顺便也想从摆摊的那些商贩中学学营销之道。
一位卖保暖内衣大嫂的吆喝声引起了我笔者的注意:“大家都来看一看、瞧一瞧,又软又暖的保暖衣,穿在身上像暖气,就像你们家常用的保暖瓶一样,具有保暖作用,过了今儿可就涨价了,一件10元,两件16元,走过路过可别错过……”听着吆喝,笔者笑着告诉爱人:“瞧她讲的话,都犯了严重的语法错误,穿在身上的感觉怎么能像暖气?不过后来的比喻虽不恰当,但却能让老百姓明白,因为她用了一个老百姓都知道的东西——暖瓶。”爱人笑道:“就是忽悠呗,你忽悠得让百姓明白,让他们知道你所卖的东西的作用就行。如果你说有百分之多少的纤维合成、透气性保暖性之类的专业术语,这种太专业的词他们也听不懂。这叫做针对的群体不同,推销所用的手段也不能相同。”
接着,爱人还对笔者举一反三道:“比如你卖烟时,顾客问一种新烟吸味怎么样?作为老板的你怎么讲?讲焦油含量?讲尼古丁?讲烟的人文历史?这些恐怕都不行。道理与这位大嫂一样,他们都不是专业的人员,听不懂那些专业术语,你只要告诉他们抽这种烟的烟民挺多的,听他们介绍抽着还行,挺平和,要不你也来一盒试试,这样,顾客尝试买你试着卖的目的就达到了。你说,大多数的销售是不是都是一种忽悠?” (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此时笔者明白,其实“忽悠”并不是一种骗术,它也是营销中的一种策略,是一种避重就轻的销售方式,避开专业术语,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人们的共识达到一种销售目的。
“忽悠”也是一种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