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找准发展定位 增强内生动力 卷烟定点生产型企业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探索与思考,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找准发展定位 增强内生动力 卷烟定点生产型企业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探索与思考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烟草在线专稿
摘要:从两个“10多个”到“20+10”再到“532”“461”,意味着一个发展提速、品牌制胜、竞争空前、优胜劣汰的新的关键时期已经到来,随着中国烟草进一步整合,届时中国烟草将形成类似中移动、中石化以母公司为主体,定点、定向多点同时生产的局面。作为行业最大的品牌合作生产点之一的柳州卷烟分厂,如何在新一轮的烟草行业产业升级和公司“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工作任务,把握基本要求,抓住时机,超前谋划“卷烟定点加工型企业”产业升级的途径和方法,全力打造适合品牌合作生产要求的、具有先进加工水平的优秀卷烟工厂,为实现卷烟上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值得探讨和思考。本文结合柳州卷烟厂实际,对企业在对卷烟上水平战略下卷烟制造工厂的机遇、优劣势,全力落实维护品牌的发展措施、推动定点工厂建设,创建卷烟定点生产优秀加工工厂进行的重点探索和研究,包括如何克服品牌情结、提升制造“硬基础、软实力”的10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努力为“卷烟定点加工型企业”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摸索出一条可资的范本和找到一条适应市场、适应改革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崭新模式。
背景
面对国际烟草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国内品牌集中度偏低、竞争力不强、持续快速发展能力不强、禁烟浪潮不断高涨等诸多难题。2010年,国家局正式确立了“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勾勒了“532”、“461”的行业品牌发展战略蓝图。行业“532”、“461”战略规划的提出,标志着新一轮改革发展拉开了序幕,体现了国家局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战略的加速推进。对卷烟工业企业来说,新的品牌战略,意味着一个发展提速、品牌制胜、竞争空前、优胜劣汰的新的关键时期已经到来。
广西中烟的发展规划及柳州卷烟厂所面临的形式
为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工作的落实,确保“532”、“461”目标的实现,国家局制定了“品牌发展战略定位”的分类指导意见。按照国家局规划要求,必须要进行必要的重组与整合,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品牌留下,其余的要在必要时放弃其发展。部分企业、特别是竞争力较弱的品牌输入企业,不再要求再向“532”、“461”这个独木桥上发展。在新一轮发展战略调整中,广西中烟也确立了自己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仰望星空,就是把真龙品牌做精做强、做出特色,打造成为以中高档卷烟为主、规模超过40万箱的区域强势特色品牌。脚踏实地,就是推进双喜、利群合作品牌进入“532”“461”,双喜冲刺500万箱、利群冲刺600亿销售收入。
作为行业最大的品牌合作生产点之一的柳州卷烟分厂,如何在新一轮的烟草行业产业升级和公司“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工作任务,把握基本要求,抓住时机,超前谋划“卷烟定点加工型企业”产业升级的途径和方法,全力打造适合品牌合作生产要求的、具有先进加工水平的优秀卷烟工厂,为实现卷烟上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值得探讨和思考。
柳州卷烟厂创建优秀卷烟加工型企业的优劣势分析(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创建优秀卷烟加工型企业”是烟草行业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定点工厂建设、推进卷烟上水平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将来中国烟草的品牌进一步整合之后,企业能否适合、适应“532”“461”定向加工要求并确保均质化,是每一个卷烟加工型必须面临的战略课题。
那么,柳州卷烟厂在优秀卷烟加工型企业建设上究竟到达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需要突破和提高?
1、优势
在行业快速发展大潮中,广西中烟党组在实事求是地分析广西中烟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后,从2005年开始,把柳州卷烟厂作为品牌合作生产的主要输入生产点。从最初的联营加工到目前的定点定向,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品牌合作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产销量稳步增长,从2005年18.09万箱扩大至2009年43.02万箱。二是合作企业、品牌不断聚焦,由2005年的5个合作厂家集中至2010年2个合作厂家。三是品牌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逐渐增强。从最初的自主加工形式转变为长期、稳定的品牌加工形式与加工数量。四是逐步积累并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合作生产管理体系,总结提炼并制定健全了一套品牌合作生产的技术保障措施,使合作品牌的产品品质、风格能与原产地保持一致。
2、存在问题和需要突破的关键
在推动定点工厂建设,创建优秀卷烟工厂关键在于品牌输入输出企业的全面对接、输入企业产品制造“硬基础、软实力”的提升和突破。结合企业调查研究,主要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突破:(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一是员工品牌情结需要克服。卷烟上水平,品牌进一步整合后,自有品牌越做越少,员工心里涌现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这就是品牌情结,特别是一个在卷烟工业成长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品牌即将消亡,而且要员工割舍自有品牌去接受并视合作品牌如自有品牌,这需要企业很好的引导和宣贯。
二是企业制造“硬基础”已形成整体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生产能力、设备配备和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工艺路线配置与合作厂家有一定差异,特别是梗线工艺线路与设备配置与广东中烟差异较大;二是现有生产力布局灵活性不足,表现在制丝线柔性加工能力不强、软硬盒生产设备配置不合理等,“十五”期间,柳州厂完成了50万大箱的异地技改工程,根据公司“十二五”规划,围绕广东中烟“551”品牌战略,至“十二五”期末,柳州厂将达到100万箱的生产能力,需对现有设备配置和工艺布局进行全面评估和筹划,解决制约工厂产能扩张的瓶颈问题;三是两地双方的信息沟通和交换还存在滞后、丢失等问题。
三是企业制造“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生产组织、质量保障、成本控制、人才储备保障的方方面面。一是针对“订单式供货”、定点加工的新要求,生产运作体系需进一步优化;二是品控体系需进一步实现与合作厂家的全面对接。合作生产阶段,柳州厂着力实现“自有品牌”和“合作品牌”质量意识和品控体系的统一。一方面通过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消除员工的品牌情结。另一方面,以质量体系为基准,在融合合作厂家品控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严于厂家、有较广适应性的品控体系,随着品牌合作生产进入定点定向阶段,企业开始定点加工厂建设后,如何实现与合作厂家质量控制体系的全面对接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成本控制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创优活动和围绕合作品牌提质降耗活动的深入开展,分厂原辅材料消耗、全员劳产率、单箱制造费用、单箱管理费用等10项创优指标已有8项达到或超过国家局创优指标值,但单箱烟叶消耗等指标与合作品牌“原产地”及行业先进值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在创建活动中持续提升;四是员工对品牌合作生产的适应力、执行力和创造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柳州厂60%以上的维修技术人员已取得技师资格,但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目前仍未实现零突破,操作人员还未能完全熟悉并掌握合作品牌行之有效的质量检验和控制方法。
柳州卷烟厂创建优秀卷烟加工型企业的应对措施
为推动定点工厂建设,创建卷烟定点生产优秀加工工厂,结合企业优劣势分析,制定以下应对措施:
1、以企业文化为载体,让合作品牌文化落地生根,融入管理、融入服务、融入团队,努力消除员工品牌情结。一是丰富‘龙’文化内涵,让合作品牌文化落地生根,分阶段培植、熏陶、提炼文化。同时将文化管理分为氛围营造、制度引领、行为实践、效果检验等阶段,每个阶段再匹配相关的具体活动,发挥无形力量的渗透作用;二是加强思想引导和宣贯,这里所说的思想引导不是简单的事件传达和文件宣读,而是向员工讲清、说透企业面临的形式,使员工更多的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必要的时候更要忍痛割爱;三是弘扬亲情文化,丰富文化活动,强化团队建设,为消除员工对融合文化的不适应和无依托,柳州厂根据职工思想动态预警机制要求,在团队建设上注重弘扬“企业就是家”的亲情文化,并明确了领导干部“八必谈、四必访”的要求,实现领导与员工的有效沟通,同时通过开展多形式、多载体、多方位、多轮次的活动,促使文化理念真正融入到员工的思想意识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2、硬基础技术改造措施和计划。指导思想:第一阶段,以广东中烟为范本,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填平补齐,克服生产环节的瓶颈问题,具体包括在年底前完成双喜专用膨胀烟丝生产线的建设以及“跨省合作信息平台”建设等多个项目。第二阶段,按照定点加工双喜100万箱生产能力进行新一轮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提升工程,打造100万箱双喜定点生产专业化的定点生产加工基地。具体措施和计划:第一阶段,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填平补齐,克服生产环节的瓶颈问题。一是在年底前完成双喜专用膨胀烟丝生产线的建设;二是管板式烘丝机拟改为薄板烘丝机;三是引进超高速卷包设备;四是将目前的小车送丝方式改为风送方式;五是进行梗线的改造。包括更换水洗梗、切梗机、梗丝膨胀干燥设备,改进梗丝输送方式,以提升梗线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改善梗丝干燥工序工艺质量水平,提升梗丝内在品质。在提升仓储能力方面,拟在分厂周边征购200亩土地,建设烟叶醇化库、原烟周转库,满足“双喜”品牌原料仓储需要。第二阶段,按照100万箱生产能力进行新一轮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提升工程,打造专业化的定点生产加工基地。在国家局、公司的指导下,对分厂设备配置和工艺布局进行全面评估和筹划,大力吸收先进的工艺技术、环保技术、生产设备,解决制约工厂产能扩张的瓶颈,建设更加先进的生产加工流水线,着力提升工厂的技术保障水平,为企业承接行业的大竞争大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3、软实力提升措施和计划。
3.1生产
找准发展定位 增强内生动力 卷烟定点生产型企业创建优秀卷烟工厂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