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山”的创牌[图]

新商盟网 2023-04-24 00:45 218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红塔山”的创牌[图],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红塔山”的创牌[图]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1957年玉溪复烤厂开工剪彩仪式。

 

1958年创牌的第一批“红塔山”产品。

 

1957年的玉溪复烤厂(玉溪卷烟厂前身)。

  口述者简介

  佘自成,玉溪卷烟厂原副厂长,1995年2月退休,2005年4月开始担任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顾问,指导参与烟叶原料和卷烟工艺配方的研究工作。

  艰难建厂

  1956年,我23岁,这一年玉溪复烤厂开始扩建,上海卷烟厂仓库里的一大堆铁玩意被当做宝贝运到了玉溪。我们的人马分成两拨,一拨和上海来的师傅一起试装机器,一拨跟随施工队施工。(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当时安装机器,没有图纸,也没有安装说明书,全凭上海师傅杨醇自己的印象来组装。在他和几位师傅的指挥下,大家在空地上敲敲打打地调试起来。施工人员分成三组,副厂长郑秀章担任筹备处党支部书记。那时候生活艰苦,筹备处的同志除了少数人住在上村的寺庙外,大多数都住在原玉溪县采购局临时搭建的简易仓库里,晚上就睡在地板上。

  当时,没有大型机械设备,拼的就是人力,完全靠肩挑手抱。我那会儿在厂里的工人中已经算年龄大的了,很多人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虽然年纪轻轻,可干起活来很积极,让我们这些老大哥都忍不住担心他们会被扁担压得长不高。

  1957年10月,我们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时任玉溪地委书记的周祝三亲自剪的彩,我记得还照了相。11月开始生产,日产量大概120多吨,解决了玉溪地区以及滇南各县初烤烟叶因霉变损失严重的问题。我们复烤的烟叶除了供国内烟厂使用外,还出口到国外。创业艰难,但那时我们也没觉得有多苦。

  生产转型

  1958年初,时任玉溪地委书记的刘世杰到云南昆明开会,听到一个消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私营华美卷烟厂的老板外逃,厂房改为上海市第三机床厂,原来的卷烟设备拆除后放在仓库里,云南省委计划调拨给昆明卷烟厂使用。得到消息后,正在昆明开会的刘世杰当即返回玉溪,找到时任玉溪复烤厂厂长的李兴诚商议,决定由郑秀章代笔,起草文件向省委反映。

  文件的大概内容是说,复烤是季节性的,烤季结束后,大批职工无法安置。玉溪的烟叶质量很好,但如果仅仅只是复烤而不发展卷烟,每年会剩余大量的碎烟无法处置。再者,烟烤出来了,却要舍近求远地运到外地去加工,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省委看了文件以后,就批准把卷烟设备调拨给了玉溪复烤厂。同时,按原卷烟设备调拨合同借调来的30多位技术工人和部分管理人员也一起改调到玉溪。

  为了加快工厂扩建速度、支持国家建设,玉溪地委下令:三个月内必须完成厂房的建设工作。于是,整个厂区开始了热火朝天的“三边”工程----一边把复烤原料仓库改造成卷烟厂房,一边在机修车间内开始安装调拨来的设备,一边着手培训人员。

  1958年11月至12月,短短50余天的时间,改扩建工程就完成了:一车间负责把烟叶切成烟丝,二车间负责开动卷烟机生产卷烟,三车间负责包装卷烟,复烤厂成为复烤车间,再加上负责机器维修的机修车间,共同组成了玉溪卷烟厂。(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红塔山”的由来

  玉溪卷烟厂坐落在红塔山下。那时候,山叫“白塔山”,是座荒山,灌木丛生,山下都是坟,荒凉得很,晚上经常听见野狗叫,所有的这些就围着山上那座孤零零的白塔。白塔的名字叫文笔塔。后来,地委书记刘世杰在一次会议上提到白塔时说:白塔不好,红塔好,火红、红火。李兴诚就派机修车间主任周树奎带领着泥工、木工,提着红漆把白塔漆成了红塔,还安装了避雷针。红色确实好看,看着就有激情。1958年10月1日,玉溪地委、行政公署发文将“白塔山”更名为“红塔山”。

  1958年,其实我们已在仓库改建的临时车间里试生产出了“丰收”牌卷烟。但这么大个厂子,产品总不能就这么一个吧!第二年就是国庆十周年,玉溪专署给我们下达命令:要生产一包好的、高档次的烟。我和王占昌、胡家福、石崇云等人晚上都睡不着觉了,翻来覆去地想配方、想烟的名字和商标设计。

  因为工厂坐落在红塔山下,所以我们就决定这款卷烟用“红塔山”这个名字。名字取好了,商标图稿怎么画也是个大问题。我们讨论了好多次,商标上是只有塔,还是再加一些别的东西。有人说只要塔,加上山就会喧宾夺主;有人说两个都要,不然就不是红塔山了。

  到底怎么画,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很久。当时,我专门跑到红塔下看了好多次,认真观察,光是塔的级数就数了不下五次。后来,草图逐渐在脑子里成形,我觉得山不能丢,因为我们厂就在红塔山下,塔也在山上。有山,塔才有基础;有基础才牢固,才能大发展。红塔在山上,塔是实的,要突出;山是背景,几笔勾一下就可以了;蓝天白云也要,因为我们云南空气好啊,离天近,阳光也很充足,所以我们玉溪的烟叶才好。

  考虑成熟后,我就画了张草图:塔红红的,远远的有几笔随意勾出来的山,围栏、花环、蓝天、白云都是很粗的勾画。之后,我带去给研究室的人看,大家看后都挺满意的。于是,厂长就让技术人员叶祖望把初稿带到上海设计院去,来来回回修改了二三十次。

  手工作业

  商标有了,接下来就是配方了。(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当时没有什么仪器,烟的口感和吸味全靠人品吸。于是,大家天天围坐在简陋的车间里,不停地调配、品吸。经过上千次实验,我们决定选用醇化三年的烟叶,去掉尖部和基部。因为基部养分不足,再加上采摘和编烟时的机械损伤,口感就不好了;而尖部成熟过晚,香气略差,所以就只能要中间部分。可问题又来了,烟叶中间部分的成熟叶片上有细绒毛,干了之后就会粘在叶片上,要是不擦掉的话会影响烟的味道。

  那时候都是手工作业,不像现在这么先进。不过还好,我们厂以前是复烤厂,不烤烟的时候,很多工人就闲下来了。于是,我们就发动工人到车间擦烟叶。为了保持烟气的纯净度,车间是专门打扫过的,非常干净,工人们也要洗完手、换上干净的衣服之后才可以上岗。可以说,每一片烟叶都是工人用白毛巾认真擦拭之后,才送去切丝、卷制。

  当时,“红塔山”是厂里生产的最高档的卷烟,所以大家在工作中都很认真。我们从上海运来的那些机器里没有包装机,所有的烟都是工人手工包出来的。最快的是史凤兰,一天能包一件烟,这个速度可是了不得啊!后来,机修车间的工人自己研制出装烟的铁盒子,操作熟练的工人把包装纸放进铁盒子,一抓就是20支,不多不少恰好放满,然后一扣铁盒子盖,就是一包烟了。

  1958年年底,第一包“红塔山”生产出来了。厂里把烟送到有关专家那里评吸,大家说抽吸时清香非常突出,于是“红塔山”被定为甲一级卷烟。不过那时候的产量小,到1959年9月才生产出80 多箱。我们从中挑选了一件烟装进烟箱,烟箱很素朴,上面就印了“红塔山 玉溪烟厂出品”几个字,让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的刘慎修师傅坐火车带到了北京

“红塔山”的创牌[图]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