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整合对大品牌发展并无益处

新商盟网 2023-04-03 23:25 162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贴牌整合对大品牌发展并无益处,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贴牌整合对大品牌发展并无益处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2009年,我国的在产卷烟品牌数量为138个,同比减少了17个,但规格数量并没有出现较大减少,同比只减少了4个,说明品牌整合已经遇到了瓶颈。进入2010年,随着国家局“532”、“461”品牌发展目标的出台,200万箱和400亿元的“生存底线”使不少还未强势的品牌压力陡增,这些品牌为了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一条大品牌“速成”之路,即将其它非重点品牌简单归并进重点骨干品牌,使个别品牌先在规模上快速做大。这种做法导致国产卷烟品牌的整合进程在今年不进反退。

  2010年1-11月,全国在产品牌133个,同比只减少了5个;而在产规格达到911个,同比增加了57个,规格数量超过2007年时的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多数企业对稍有规模的产品都不愿放弃,都选择贴牌整合将其归并入重点品牌,再加上新开发的产品,使卷烟规格数量开始膨胀。例如,广东中烟双喜品牌对“红玫王”、“五叶神”、“好日子”的整合,“黄金叶”对“帝豪”、“红旗渠”的整合,“娇子”对“天子”、“龙凤呈祥”、“朝天门”的整合,“苏烟”、“南京”对“一品梅”和“红杉树”的整合等等。

  贴牌整合的思路就是在品牌数量上进行“1+1=1”的整合,在规模上实现“1+1=2” 的效应,目的就是尽可能短时间把骨干品牌的规模做大,同时不放弃任何既有的市场份额。这种大品牌的“速成”思维,既是“532”、“461”品牌发展战略的催促结果,也是国家局品牌发展上水平的“速成”思维使然。笔者认为,这种趋势对形成真正的国产卷烟大品牌并无益处。原因如下:

  一是品牌的核心价值将被削弱。当今的世界,的确是一个品牌可以速成的时代,不需要像过去那样非得做成 “百年老店”,像苹果、谷歌都是品牌速成的例子。但是这些速成的品牌都有自己不动摇的核心价值和核心技术。试想,如果苹果只是一个对微软操作系统进行再开发的公司,或者谷歌只是一个对其他搜素引擎的模仿,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成功的卷烟品牌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把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它品牌简单归并进来,只会使品牌的核心价值产生迷失,使消费者产生困惑。其它品牌的贴牌归集,会带来销量数据的暂时增加,但不会带来品牌核心价值的叠加,充其量就是穿上一件“皇帝的新装”,暂时荣耀,最终还是要还给市场。(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二是品牌的独特个性将被抹杀。卷烟品牌的独特个性和其核心价值相辅相成,一个品牌往往代表了一类消费群体,贴牌整合的结果就是把不同的消费群体生拉硬扯到一起,抹杀掉其它品牌的个性,让有差异的消费者接受无差异的产品。现在的贴牌整合,基本上是对另一个品牌“照单全收”,不考虑差异性。可以预见,随着这种贴牌整合愈演愈烈,今后国产卷烟除了“华溪楼王”等几个高档烟能保有独特个性外,其它品牌都可能成为价类齐全、品种丰富、能满足所有消费群体需要的无差异性的品牌,在各类细分市场都有理由绞杀在一起。如果说有不同的路径选择,我们不妨看一看日本烟草公司的品牌发展思路,在先后兼并雷诺、加莱赫公司后,日烟并没有抹杀这些公司的原有品牌,而是将“七星”与其它品牌合并构成八大旗舰品牌的架构,满足不同的消费市场和消费人群,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

  三是对今后的长远发展不利。现在贴牌整合进重点骨干品牌的其它品牌,例如整合进“双喜”的“红玫王”、“好日子”,整合进“娇子”的“龙凤呈祥”、“宏声”,整合进“黄金叶”的“帝豪”,整合进“苏烟”的“红杉树”等等,长远来看,都只是企业的一种权宜之计,都属于过渡性的产品,最终还是要被取代而退出市场。每一个产品的退市,多多少少还是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响。而一个大品牌,包含了太多贴牌进入的区域性规格,反而不利于其在全国市场的拓展。

  四是将分散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现在的品牌动辄二三十个规格,无论对计划资源分配、设备生产能力、物流储运效率都是一种分散,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零售终端和消费者也不需要那么多品牌规格,“乱花渐欲迷人眼”,消费者已经无暇顾及,近年来新品上市很难掀起热销就是一个例证。(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贴牌整合对大品牌发展并无益处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