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借“中国制造”东风 开启“智”造之旅

新商盟网 2023-04-05 05:39 196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乘借“中国制造”东风 开启“智”造之旅,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乘借“中国制造”东风 开启“智”造之旅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烟草在线专稿  引: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这一概念。作为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那么,面对这一场无硝烟的技术革命,中国烟草行业如何在机遇中是实现发展,在挑战中壮大自我?本文将从“中国制造2025”的理论体系出发,对比德国提出的工业4.0概念,分析目前中国卷烟制造企业的现状,从而为行业迈向“中国制造2025”提出个人的见解,与大家交流。

  中国制造2025:中国版的工业4.0

  据有关媒体报道,工信部部长苗圩曾说,德国提出的“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是不谋而合、异曲同工。所谓相同的地方,就是以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结合,或者说以互联网加先进制造业的结合,来带动整个制造业新一轮的发展。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要素的上升,人口的机构、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发生了变化,以及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市场上对中高端品牌的产品需求空间变大。从这点来讲,它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是,需要认识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4.0”之间仍存在很大不同,也有很多短板需要弥补。例如,德国工业4.0提出的时间较早,技术方面领先与中国,在很多国际先进设备和仪器上,例如机器人的制造,中国的需求占据很大的比重,很多机器也是在中国制造的。但是核心技术却并没有掌握在中国手里,从这点来说,实现“中国制造2025”,任重而道远。

  当烟草行业遇到“中国制造2025”,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6月17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和学习了李克强总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凌成兴指出,行业上下要积极研究互联网+烟草农业、互联网+烟草工业、互联网+烟草商业的真正实现路径,并指出了“三个创新”,成为了行业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风向标”。

  第一,着力抓好中式卷烟产品的升级创新。重点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2015年,面临经济下行的趋势,行业各个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创新的方法。从卷烟的制造工艺、技术、企业的精益管理等全方位应对。第二,着力抓好新型烟草制品的研发创新。随着控烟形式日益严峻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传统卷烟的发展面临发展“困境”的大背景下,世界的眼光开始聚焦新型烟草制品的研究和创新,例如电子烟、口含烟、鼻烟等开始得到人们的关注。6月6日,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正式成立,这是行业立足中国烟草发展的大局、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将来,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将是新型烟草研究的阵地、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第三,着力抓好中国烟机制造的引智创新。在与国外烟机企业合作方面,要主攻M5,稳定超高速;在国产烟机制造方面,要主攻“8000支”,改造“7000支”,提高竞争力。要扎实推进硬包烟机与软包烟机、常规烟机与细支烟机、传统烟机与新型烟草制品烟机、烟草机械与非烟机械的统筹。(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以上三点为行业实现智能化的发展更明确的指明方向。那么,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卷烟制造企业还有多远的路要走?不妨先了解一下,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道路上,行业单位都有哪些创新之举? 

  红塔集团:打造世界一流卷烟制造基地

  云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同时这座美丽的城市作为国内的“两烟”大省,集卷烟制造、工艺、烟叶生产、企业管理等典范为于一身,牵动着行业发展的脉搏。工业4.0、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这些概念和理念的提出,为这个“两烟”大省发展插上了“翅膀”。红塔集团,在其中脱颖而出。是什么成就了红塔集团的“两化融合”?“两化融合”又是什么?……笔者带着这些问题,为大家打揭开这一“神秘的面纱”。

  工信部这些年提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也就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据报道,2014年5月,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被工信部确定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其实,面对这样的成绩和荣誉,红塔集团员工上下并不感到惊讶或太过惊喜,这是因为“两化融合”这项工作是他们一直孜孜不倦、为之奋斗的使命,同时也是企业不断前行的动力。纵观红塔集团“两化融合”的发展轨迹,笔者发现,早在1989年,红塔集团就已经开始信息化工作,从刚开始计算机并不普遍的信息“孤岛”状态到集团技改的成功,2014年红塔集团建立数字卷烟工厂、智慧卷烟工厂、精益智慧工厂的三步战略,红塔集团一直在前进。这一项项成绩取得的背后,是每一位红塔集团员工坚持不懈的背影,是红塔人对“山高人为峰”精神的发扬。在企业内部随处彰显了企业深入开展“两化融合”的缩影:在信息管理科,随着信息化的深度应用,人员的增加后,各种技术活开展地有条不紊。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红塔集团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德国提出的工业4.0的前提下,以《中国制造2025》为前行的“风向标”,红塔集团走在打造世界一流卷烟制造基地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有的铿锵有力。

  上海烟草:精益制造 创新是“王道”(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坐落在时尚、魅力之都——上海、作为国内卷烟制造的大型企业,上海烟草以海乃百川的胸襟,积极实施以“中华”为核心的“13”品牌发展战略,争做“两化融合”的领先者。

  2015年3月,上海烟草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顺利通过国家工信部首批认定。其实,上海烟草“两化融合”工作早在2006年就已经不断推进,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努力,实现了综合集成。公司在推进“两化融合”发展的同时,制定了两化融合的十六字方针——“数字烟草、海纳新能、协同创新、不优不休”。到2013年,上海烟草集团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比列达到百分之百。站在高起点上,上海烟草以实现中华品牌卷烟“百万破亿”升级版为目标,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一切围绕市场转,最大限度地将技术应用与信息化发展结合,实现打造“一体化数字上烟”为愿景,真正成为国内卷烟“智”造旅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智”造:长风破浪会有时

  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宏图的道路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自德国“工业4.0”概念提出以来,行业各单位加快了信息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步伐。除了红塔集团和上海烟草集团外,其他单位也在探索中创新,积极制定发展规划。那么,烟草行业如何更好地把握“中国制造2025”的风向标,在卷烟“智”造中大干一番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深入理解政策,立足实际。一方面,深入学习和理解国家局提出的“三个创新”,这是行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指引,提升自我,让政策落地。另一方面,学习行业在“两化融合”典型企业的同时,切记不可完全照搬模式,要认真分析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自身品牌的发展程度、市场需求等,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方针纲领。

  第二,科技为本,不断创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首先,将“互联网+”的思维推广到企业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其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着眼科技的落地和应用;最后,深入贯彻“精益管理”的概念。卷烟“智”造与精益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第三,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内外兼修、创新扬弃,烟草行业紧抓“一带一路”构想的新机遇,走出国门。“引进来”,烟草行业在卷烟制造水平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较发到国家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行业放开眼界,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真正实现技术为自己发展。“走出去”,纵观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已经烟草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走出国门看世界,树立中国烟草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建立良好的形象,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真正实现“卷烟上水平”。

  结语: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站在新的起点上,必将望的更远。烟草行业将继续秉承“两个至上”的服务理念,乘借“中国制造2025”的东风,杨帆远航,实现从卷烟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身。

乘借“中国制造”东风 开启“智”造之旅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