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跨越 “老烟区”汇聚新能量

新商盟网 2023-04-17 00:12 197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乘风跨越 “老烟区”汇聚新能量,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乘风跨越 “老烟区”汇聚新能量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烟草在线专稿

  编者按:“风云之巅,高处不胜寒。”玉溪烟草人的事业源泉流得欢畅却不乏曲折!当全国各地的新烟区成崛起之势让“云烟之乡”不再一支独秀,国外进口烟草商也早已虎视眈眈之时,玉溪作为一个老烟区,如今缘何能够焕发青春、充满活力,继续保持自己原有的优势?

    时光飞逝,玉溪烟叶生产提质创新已见成效。

    究其原因,经历一场场理念再造的洗礼后,“工商协同”——成为了玉溪烟草掌控先机的一种必须;“组织创新”——成为玉溪烟草优质高效组织烟叶生产的科学方式;“技术创新”——无疑就是其通往成功的那条捷径。

前言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漫江碧透谁主沉浮?

    在2010年4月调研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情况时,姜成康指出,要发挥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典型示范作用,成为勇担“卷烟上水平”主力军。

    “烟以滇为天。”事实上,作为这支主力军中的一员“大将”,云南省第二大烟区玉溪烟区,立足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在创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思路与经营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验与成效,多年来一直得到各级领导的和各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时至2010年,玉溪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按照“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思路,重点对“两湖”流域的江川县、红塔区、澄江县的现代烟草农业进行建设示范,努力打造“两湖”流域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

    实践中,玉溪烟草逐步开始优化烤烟品种种植结构、推广漂浮育苗技术,进行田烟连片轮作、立式炉烤房改造、科学施肥,率先推广试验蚜茧蜂防治烟蚜虫技术,招聘烤烟辅导员实行科技承包责任制对烟农进行辅导,积极探索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玉溪烟草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与时俱进,符合烟叶生产发展实际,渗透着科学发展的理念,用现代传奇展示了“云烟之乡”的生态魅力。

▲工商协同

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

  产业要专业,产业要链合。叶为烟之本,唇齿相依的红塔集团发展成亚洲一流的卷烟企业,作为其核心原料基地的云南省玉溪市功不可没。

    云南好风光,兹地偏宜烟。凭借自然生态优势,玉溪,这个全国闻名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烟叶主产区之一,如今承担着200万担烟叶生产收购和服务80万烟农的任务,成为红塔“玉溪”、“红塔山”、“红梅”等中国名牌卷烟发展壮大的沃土。

    作为红塔集团的核心原料基地,玉溪烟叶在该集团省内采购总量中占1/3以上,是其2010年基地单元建设工作重点之一。

    2010年3月26曰,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玉溪项目区启动仪式暨项目培训会召开,此建设就此进入实质性阶段。会议确定玉溪项目区工商共建基地单元的定位是:将玉溪烟叶做成精品,做出亮点,巩固提升玉溪烟叶的资源价值,巩固提升玉溪烟叶在集团卷烟配方中的核心地位,巩固提升玉溪烟叶在集团卷烟上水平原料保障体系中的优势地位,提高玉溪烟叶对红塔品牌特别是重点骨干品牌的贡献率。

    双方的合作,因志同道合而走向深入。2010年,红塔制订了“51518”品牌发展战略规划,需要原料保障的强大支撑。因此,红塔集团积极参与、深度介入玉溪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以“烟叶生产供应基地化、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为目标,加强与玉溪烟草的紧密合作,按照“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思路,突破传统的简单购销关系基础上的原料基地建设模式,推进工商合作层次的提升,实现从“种什么买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转变,共同探索“大基地”到“小单元”烟叶基地建设新模式和提升玉溪烟叶品质新途径,启动了红塔集团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玉溪项目区。(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玉溪烟草围绕品牌建基地,优化工商合作机制。为了加强双方的合作力度,今年玉溪项目区在“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的组织管理模式上有了新的探索,按照“认识到位、人员充实、措施跟进”的要求,打破烟草系统的局限,充分发挥技术指导本地化优势,由政府牵头,整合农业部门、烟草公司、红塔集团三方资源,共同组建基地管理领导机构和项目实施机构,在高起点上加强了基地单元建设的组织领导,增强了基地单元建设的技术指导力量。

  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红塔集团,凭借与玉溪烟草的全面合作把红塔品牌的竞争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未来的发展中,红塔集团对玉溪烟草寄予厚望。“红塔品牌发展目标与玉溪烟草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在此次玉溪项目区启动仪式上,玉溪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邓小刚表示,“卷烟上水平”关键在品牌,基础在原料。工商协同做实基地单元建设,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是保证“卷烟上水平”的坚实根基。工商双方加强沟通协调,不断提高工商协同参与、深度介入的水平,扎实建设好品牌导向型烟叶基地,持续推进玉溪烟叶品质的提高,努力实现“原料保障上水平”。

    尽管今年遭遇特大干旱对玉溪烟草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玉溪与红塔的同盟之情却因“难”而更加牢固。玉溪烟草为不断满足红塔集团对优质原料的需求,今年按照“做精红大、做实K326、稳定NC297、扩大示范津引KRK26”的原则合理安排品种种植,全面组织落实抗旱育苗、种植规划、物资就位等工作,加大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力度,在严、细、实上狠下功夫,实现了在最佳节令烤烟移栽的目标任务。

    “患难见真情”,天灾没有能解散玉溪烟草与红塔集团的工商同盟,反而让彼此的心贴得更近,手握得更紧了。未来之行,一片光明

    【记者感悟】

    玉溪烟草用现代理念指导烟叶生产,致力于工商协同抓好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扎实开展烟叶基地建设。这样的实践证明,推动“原料保障上水平”,烟叶生产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满足重点骨干品牌发展需要,关键在于工商双方能否携手按品牌需求共同打造优质原料。

▲试点先行

生产组织方式创新(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玉溪烟草通过组织模式的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烟草农业生产模式中“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面,推动了现代烟草农业“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发展。

    “大坝学黄官,山区学凤窝。”2010年在总结往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玉溪因地制宜,通过政府引导、烟草扶持,积极探索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玉溪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大坝学黄官

    一座城市的边缘,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黄官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在远处楼房映衬下簇拥着一大片熠熠生光的绿色,仿佛一幅美丽而诗意的画卷。

    “这是一种值得在经济发达地区、在老烟区推广的田烟种植成功经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总经理余云东在黄官实地考察后曾得出这样的结论。

    欲探求这份经验的精髓,不能不提到黄官示范区的创新之举——把土地流转集中到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充分体现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

    早在2008年,红塔区就将黄官社区作为试点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探索,成立了“以农户土地流转、合作社为主体”的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通过成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组织管理机构。烟叶的“采、编、装、烤”以烘烤收购一体化联动作业为依托,实行片烟现场收购。如此运作的结果是,不但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还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年之后,“黄官模式”就已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法国、印度等国家的专业人士也纷纷前来取经,一致给予高度赞誉。(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山区学凤窝

    在云南峨山县岔河乡凤窝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也获得了成功,成为生产基础设施落后和生产水平较低地区的发展榜样。

     “成立合作社以后变化很大,依靠合作社的力量,我们今年克服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干旱。”凤窝众诚烤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普兰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河外村委会总支书记吴从贵告诉记者,“凤窝的合作社,结合项目投入600多万元搞了一些特大的基础设施改善,像引水工程、密集式烤房等,还通过合作社搞了一些专业服务队。”  

    吴从贵表示,凤窝专业合作社所做的这些尝试,让烟农在观念上有了变化,了解了烤烟合作社的好处;提高了管理科技到位率,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

    如今,像凤窝和黄官核心示范区这样的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已在玉溪全市各级

乘风跨越 “老烟区”汇聚新能量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