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推动湖北中烟勇立行业发展潮头

新商盟网 2023-03-24 23:05 112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敢为人先”推动湖北中烟勇立行业发展潮头,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敢为人先”推动湖北中烟勇立行业发展潮头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烟草在线湖北消息  何谓“敢为人先”?顾名思义就是指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为人先是一种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是一种过人的胆识,是一种超常的气魄。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烟草行业逐渐由计划经济下的完全垄断转向专卖专营下的竞争,在这近三十多的发展进程中,有的企业从辉煌到退出,有的企业在逆境中崛起,有的企业几经沉浮......尽管身处专卖专营的体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没有竞争。事实上,身处专卖专营的中国烟草市场,其竞争同样激烈,其竞争同样需要敢为人先的精神,敢想敢做,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尝试,敢于争创一流。

  敢为人先的湖北中烟

  在中国烟草市场竞争中,湖北中烟就称得上是这样一家敢为人先的代表企业。在以云南系、湖南系、上海系为代表的第一集团竞争格局下,湖北中烟并不甘于落后,也不甘于沉默,反而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奋进。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湖北烟草工业正在处于一个生死存亡的边缘地带,表面上是18家卷烟生产厂割据一方、各自为政、日子也都过得还可以,但繁荣的背后却是散、乱、弱、小,与那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烟草工业企业相比,一盘散沙的湖北烟草工业根本难于与之进行抗衡。湖北烟草工业若要成为中国烟草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代表企业,无疑迫切需要改变当时的那种散、乱、弱、小的发展状况,把18家卷烟生产厂聚拢在一起,把分散在18地的各股力量聚集在一起,产生“握指成拳”的力量。

  正基于此,湖北烟草工业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敢想敢做,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尝试,敢于争创一流,对18家卷烟生产厂进行破釜沉舟式的重组,尽管在重组推进中,难免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压力,但顶住阻力和压力的湖北烟草工业还是在艰难中一步步推进,对规模较小的卷烟生产厂进行关停,对规模适中的卷烟生产厂实施联合,再此基础上组建竞争力更强的烟草工业企业。通过破釜沉舟式的整合,18家卷烟生产厂成为了1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烟草工业企业,“18归1”,分散在18地的各股力量,在湖北中烟的这面大旗之下,汇聚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20世纪末期的那次省级范围内的地方重组中,发挥敢为人先精神的湖北中烟无疑成为了典型的“样本”之一,通过对18家卷烟生产厂进行破釜沉舟式的重组,湖北烟草工业才得以“凤凰涅槃”。在完成“18归1”的重组过后,湖北中烟又开始走出省内,进军全国,积极尝试在跨省范围上的重组,继续发挥敢为人先的精神。2009年,湖北中烟与黑龙江烟草工业实施跨省重组,湖北中烟以出资入股的形式拥有了黑龙江烟草工业35%的股权,成为了黑龙江烟草工业的两大股东之一,并为其两大主导品牌“黄鹤楼”和“红金龙”在大东北市场乃至全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也增强了湖北中烟在中国烟草市场竞争格局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可以说,不论是在省内重组,还是在跨省重组,湖北中烟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体现出了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是一种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是一种过人的胆识,是一种超常的气魄。

  当然,湖北中烟的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除了体现在省内重组和跨省重组的企业战略层面上,还体现在了管理创新层面上、技术创新层面上、品牌整合层面上、市场拓展层面上...时至今日,以湖北中烟为代表的湖北系正在成为能够与云南系、湖南系、上海系进行抗衡的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湖北中烟也俨然从当初一个不怎么起眼的烟草工业企业蜕变成为了能够与红云红河集团、红塔集团、湖南中烟、上烟集团这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烟草集团或中烟公司进行抗衡的代表企业,今日的湖北中烟正在朝跻身中国烟草市场竞争格局中的“第一梯队”而大步迈进。

(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解读“1735”这组数字

  2010年,国家局明确提出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中国烟草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并制定了“532”和“461”品牌发展规划。随着“卷烟上水平”的推进和“532”和“461”品牌发展规划的提出,各大烟草工业企业纷纷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自在“十二五”发展期间的奋斗目标,其中,湖北中烟提出的“1735”工程就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其实,在2010年年初,湖北中烟就曾提出过“双百万箱工程”,即争取先用3-4年时间先将“黄鹤楼”培育成为年销量接近100万箱的品牌,再用更长一段时间将“黄鹤楼”培育成为年销量接近200万箱的品牌,同时用3-4年时间将“红金龙”培育成为年销量接近300万箱的品牌。在国家局“532”和“461”品牌发展规划提出过后,一场角逐“532”和“461”大品牌阵营的升级赛悄然拉开了帷幕,而敢为人先的湖北中烟同样也是与时俱进,在紧紧响应国家局战略号召的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双百万箱工程”进行适时调整,并提出了全新的“1735”工程,即争取在“十二五”发展末期,将“黄鹤楼”培育成为年销量超过100万箱、年实现税利700亿元左右的中式卷烟经典品牌,将“红金龙”培育成为年销量超过300万箱,年实现税利500亿元左右的大众名牌,并引领和支撑企业朝“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迈进。可以说,“1735”这组数字的背后,寄托着湖北中烟在中国烟草行业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的重任,承载着湖北中烟在“十二五”发展期间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重任。

  作为中国烟草市场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员,湖北中烟在努力推进“卷烟上水平”的进程中正在发挥典型示范的表率作用,并敢于担当推进“卷烟上水平”的主力军。从“大刀阔斧式的品牌整合”到“两大战略品牌组合发力”,再到“低焦油卷烟市场新生军”,湖北中烟自始自终都在以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立足于中国烟草市场竞争中,并在中国烟草行业波澜壮阔的改革中成长和壮大。

  “大刀阔斧式的品牌整合”

  在对18家卷烟生产厂进行破釜沉舟式重组的同时,湖北中烟也对超过200个品牌资源进行大刀阔斧式的品牌整合。当时,湖北全省一共有超过200个不同的卷烟品牌,产品规格更是多达上千个,但这些却没有任何一个卷烟品牌的年销量超达50万箱的规模,也缺乏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性强势品牌,反而大多都是一些地域性发展特征非常明显的地方性品牌。这些地方性品牌普遍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在与全国性强势品牌的竞争中也大多处于明显下风。可以说,在对18家卷烟生产厂进行破釜沉舟式重组的同时,湖北中烟也迫切需要集中有限的品牌资源来培育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叫得响的卷烟品牌,并真正打造出能够代表其整体竞争实力的卷烟品牌。(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正基于此,湖北中烟开始把有限的品牌资源向“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主导品牌聚拢,集中精力培育好“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主导品牌,在全国率先实现200多个不同的卷烟品牌统统归于“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主导品牌。首先是“红金龙”这个品牌率先扛起品牌整合这面大旗,湖北中烟集湖北烟草工业之力,一时间“企业归武,品牌姓红”,大刀阔斧式对原有不同卷烟品牌进行高强度的整合,而“红金龙”这个品牌销量也随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品牌整合威力在“红金龙”这个品牌身上率先体现出来;其次是“黄鹤楼”这个品牌的异军崛起,湖北中烟在高端卷烟市场集中精力打造“黄鹤楼”这个品牌,随着“黄鹤楼(1916)”这款标志性产品的横空出世,“黄鹤楼”这个品牌在高端卷烟市场一炮走红,再加上随后逐渐形成的“黄鹤楼(漫天游)”、“黄鹤楼(紫金)”、“黄鹤楼(论道)”、“黄鹤楼(雅香)”等主要产品系列,“黄鹤楼”这个品牌迅速在高端卷烟市场扎下根来,并进入了一个高速成长期,开始成为能够与“中华”、“芙蓉王”、“玉溪”等传统高端卷烟品牌进行抗衡的代表品牌。

  “两大战略品牌组合发力”

  在大刀阔斧式的品牌整合推进中,湖北中烟逐渐形成了以“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品牌为主导的战略组合布局,即“做精做优黄鹤楼,做强做大红金龙”,一方面做精做优,不断推动精细化管理,把握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做强做大,努力扩大规模化生产,提高市场销量,巩固成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可以说,“红金龙”和“黄鹤楼”这两大主导品牌成为了湖北中烟立足于中国烟草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根基,成为了湖北中烟能够与红云红河集团、红塔集团、湖南中烟、上烟集团这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烟草集团或中烟公司进行抗衡的重要资本。

  ——“红金龙”

  作为规模主导型品牌,“红金龙”在湖北中烟大刀阔斧式的品牌整合推进之前,其市场表现其实并不突出。2001年,“红金龙”品牌销量还不到9万箱,在全国名优烟序列中位列中下游,在全国在产卷烟品牌中也不见出彩;2002年,“红金龙”品牌销量刚刚跨过9万箱,继续在全国名优烟序列中位列下游;2003年,“红金龙”品牌销量有所复苏,品牌销量增长幅度超过了60%,但因“红金龙”品牌销量基数偏小,增幅可观增量有限,在全国名优烟序列中也只位列中游。

  不过,随着湖北中烟大刀阔斧式品牌整合的推进,“红金龙”品牌销量也随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并完成了从一匹“黑马”到“强者”的嬗变。2004年,“红金龙”品牌销量突破了50万箱,增长幅度超过了200%,在全国名优烟序列中的排名迅速上升至第5位,“红金龙现象”开始引发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红金龙”崛起的“黑马”说法开始流行。2005年,“红金龙”品牌销量增长势头继续保持强劲,当年品牌销量随即突破了100万箱,“红金龙”这个品牌强势进入中国烟草超百万箱品牌家族,在全国名优烟序列中的排名也上升至第4位,并与“白沙”、“红河”、“红梅”被业内人士誉为“三红一白”。两年时间过后,“红金龙”品牌销量突破了200万箱,并成为了中国烟草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品牌年销量超过200万箱的规模主导型品牌之一。(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最近这两年以来,“

“敢为人先”推动湖北中烟勇立行业发展潮头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