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害降焦”重在“减害”

新商盟网 2023-04-05 00:17 223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减害降焦”重在“减害”,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减害降焦”重在“减害”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烟草在线专稿  2011年7月28和29日,2011年全国烟草专卖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行业“卷烟上水平”这一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总结上半年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分析“卷烟上水平”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进一步明确下半年工作重点,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实现。在这次会议上,“减害降焦”这项重要工作仍然受到了高度重视,姜成康局长在讲到关于品牌发展方面,指出当前要重点解决以下方面问题:一是加强合作生产,推进资源整合,确保“532”品牌发展目标实现;二是加强低焦油低危害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工作,在减害降焦方面取得新的进步;三是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在加强低焦油低危害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工作,在减害降焦方面取得新的进步这个方面。2011年以来,全国低焦油卷烟发展迅速,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上半年,全国焦油含量8毫克/支及以下的低焦油卷烟累计生产高达144.25万箱,同比增加了91.69万箱,增长了174.42%;累计销售高达139.48万箱,同比增加了86.47万箱,增长了163.12%;全国焦油含量8毫克/支及以下的低焦油卷烟产销量增长率均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卷烟产销量4%左右的增长率。与此同时,2011年上半年,全国卷烟实测焦油量加权平均值为11.6毫克/支,同比下降了0.4毫克/支。这些数据无一不在表明“减害降焦”这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正在取得长足进步。

 

  全国卷烟实测焦油量加权平均值逐年降低

  2000年,国家局首次对卷烟盒标焦油含量的最高限量进行明确限定,规定从2001年起卷烟盒标焦油含量高于17毫克/支的卷烟不得进入全国烟草交易中心交易。而在此之前,全国卷烟焦油含量的最高限量还没有明确限定。自2000年以来,国家局先后出台了四次对卷烟盒标焦油含量的最高限量进行明确限定,这四次分别为2000年的17毫克/支、2004年的15毫克/支、2008年的13毫克/支、2010年的12毫克/支。目前,全国范围内卷烟盒标焦油含量高于12毫克/支的卷烟已经不允许再生产,而市面上所销售的绝大部分卷烟的盒标焦油含量也都在12毫克/支及以下。与此同时,全国低焦油卷烟的焦油含量标准也已经从2006年以前的低于12毫克/支调整为低于10毫克/支,而当下所纳入统计范畴的低焦油卷烟又通常指焦油含量8毫克/支及以下,并且国家局对焦油含量8毫克/支及以下的低焦油卷烟发展非常重视。

  自2000年以来,全国卷烟实测焦油量加权平均值已经从最初的16.1毫克/支下降到了2010年的11.9毫克/支,年均降低了0.42毫克/支;2011年上半年,全国卷烟实测焦油量加权平均值为11.6毫克/支,同比下降了0.4毫克/支。从每一年焦油量数据的不断降低可以看出,全国卷烟实测焦油量加权平均值正在呈现逐年降低的良好发展趋势。(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减害”与“降焦”

  在持续推进“减害降焦”这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的进程中,有必要去深入认识“减害降焦”对于任何一个卷烟品牌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重新认识下“减害”与“降焦”的这对关系。在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消费者对于卷烟产品的需求更加趋向于低害、安全、健康等多个方面,而哪个卷烟品牌如果能够迎合消费者的这种需求变化,无疑这个卷烟品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占据先机,并赢得消费者的拥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减害降焦”的一个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低焦油低危害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尽最大努力降低卷烟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性。只有这样,未来卷烟品牌发展的根基才会更加稳定和牢固,才能够持续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接受,整个行业也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理解“减害”与“降焦”的这对关系?“减害”与“降焦”这两者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首先,“减害”与“降焦”这是一对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非得用一个形象点的比喻来形容的话,“减害”与“降焦”这对关系就如同是一辆机动车的“两个车轮”,任何一个“车轮”不听使唤或出现问题,都会给这辆机动车的正常向前行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只有当这“两个车轮”一起动起来,节奏一样、步调一致,这辆机动车才能够正常向前行驶;反之,这“两个车轮”一个在动,一个却不动,那么,这辆机动车又如何能够正常向前行驶?又如何能够到达目的地?

  其次,“减害”与“降焦”这对关系还可以用目的与手段来阐述。“降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减害”,而“降焦”是一种手段,是实现“减害”的一种相当重要的手段。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降焦”并不是“减害”的全部,“减害”也并不等同于“降焦”。在过去的提法都是“降焦减害”,这给人的第一感觉好像“降焦”就是“减害”的全部,“降焦”就是实现“减害”的唯一手段;但现在,这种提法已经从过去的“降焦减害”转变为“减害降焦”,这绝不仅仅只是词语的对调,而是观念的创新,是对“减害”与“降焦”这对关系的深入认识,更是思想高度的提升。

  “降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减害”,“减害降焦”的关键是重在“减害”,稳步“降焦”,重心从“降焦”转移到了“减害”上面,而“降焦”是一种手段,是实现“减害”的一种相当重要的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减害降焦”除了“降焦”这种相当重要的手段以外,还需要有其它辅助手段来一起实现“减害”这个最终目的,来一起尽最大努力降低卷烟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性。

  再次,“降焦”是把“双刃剑”,“降焦”在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的同时,也会使得卷烟的原有吸味、口感、生理强度等方面跟随相应降低。因此,这才会有稳步“降焦”的这种提法。稳步“降焦”这就要求我们要着重考虑如何保持卷烟的原有吸味、口感、生理强度等方面,要以不破坏卷烟的原有品质为前提进行“降焦”,这样“降焦”出来的低焦油卷烟消费者才能够真正认可和接受;反之,如果“降焦”是以牺牲卷烟的原有吸味、口感、生理强度等方面为代价,那“降焦”出来的低焦油卷烟将很难被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甚至将遭遇消费者抛弃。(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减害降焦”重在“减害”

  “减害降焦”重在“减害”,“降焦”是一种手段,是实现“减害”的一种相当重要的手段,是为“减害”而服务。在“减害降焦”这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中,“减害”是核心,降低卷烟在燃烧过程中的焦油释放量和其它有害成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减害”。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低焦油低危害产品,才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尽最大努力降低卷烟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性。

  正基于此,国家局在“卷烟上水平”的总体规划及实施意见中,对“减害降焦”的具体落实指标除了明确规定卷烟盒标焦油含量这个数据以外,还对其它卷烟危害性数据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全行业要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积极实施“减害降焦”战略,加快培育一批“低焦油、低危害、高香气、高品质”的卷烟产品,到2015年,全国卷烟盒标焦油含量要下降至10毫克/支以下,卷烟盒标焦油含量8毫克/支以下的产量要超过800万箱,卷烟盒标焦油含量5毫克/支以下的产量要超过200万箱;全国卷烟危害性指数要下降至9.0以下,卷烟危害性指数8.0以下的产量要超过800万箱;每个知名品牌都要拥有3个以上盒标焦油含量在6毫克/支以下的规格,同时储备一批盒标焦油含量在3毫克/支以下的规格。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引领“532”和“461”知名品牌的健康发展,国家局除了按季度公布“三类以上卷烟销量排名前15位品牌、销售收入(含税)排名前15位品牌”名单以外,还将按季度公布“低焦油(盒标焦油含量8mg/支以下)卷烟品牌(年销量25亿支<5万箱>以上)和鼓励培育品牌”的名单。

  在积极实施“减害降焦”战略上,国家局还在“卷烟上水平”的总体规划及实施意见中,专门指出要加强对世界烟草发展趋势的分析与研究,跟踪国际烟草发展前沿技术;继续围绕烟草良种培育、卷烟调香、减害降焦、特色工艺四大战略性课题,力求在“减害降焦”等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优化和提升“减害降焦”的综合手段,强化集成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加快实现技术跨越,努力形成“中式卷烟”在低焦低害方面的比较优势。

  这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无一不在表明国家局对“减害降焦”这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的高度重视。2011年上半年,全国焦油含量8毫克/支及以下的低焦油卷烟累计生产高达144.25万箱,同比增加了91.69万箱,增长了174.42%;累计销售高达139.48万箱,同比增加了86.47万箱,增长了163.12%;其中,“长白山”、“黄鹤楼”、“红金龙”、“中南海”、“红双喜”、“七匹狼”、“泰山”、“兰州”、“娇子”、“红塔山”等品牌在低焦油卷烟市场竞争中的表现较为突出,尤其是“黄鹤楼”、“红金龙”、“兰州”等品牌凭借着加快对各自品牌现有成熟产品进行降焦改造之后,低焦油产品销量迅速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迅速成长为低焦油卷烟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的代表品牌。以“黄鹤楼”这个品牌为例,在对“黄鹤楼(硬1916)”、“黄鹤楼(软论道)”、“黄鹤楼(硬论道)”、“黄鹤楼(软珍品)”、“黄鹤楼(硬金砂)”等现有成熟产品进行降焦改造之后,“黄鹤楼”这个品牌的低焦油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呈现爆发式增长之势,并迅速成长为低焦油卷烟市场竞争中最具竞争力的代表品牌之一。(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降焦”的受关注度高于“减害”

  然而,对于很多消费

“减害降焦”重在“减害”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