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海宁67岁老农戒烟省钱助人,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海宁67岁老农戒烟省钱助人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住在海宁市斜桥镇庆云村的张文熙,今年67岁,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7月21日,他托人打电话到报社,要求资助贫困生。
尝过贫苦的滋味,所以更想帮助贫困人
张文熙从16岁起务农,50年勤勤恳恳,不曾停歇。今年,他在硖仲路一家服装公司的食堂里烧饭,每月拿1500元左右的工资。
21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张文熙。老张看上去身体还很健朗,皮肤晒得黝黑。
“我出身贫穷,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我12岁时,把家里三间房子卖了两间,拿着东西远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张文熙说,外婆抚养自己长大,从小生活就很艰苦。自己一辈子只念了小学,整整六年,学费是全免的,书费是老师帮着出的。
1983年,张文熙第一次拿到耕地一年换来的300元钱,本想把这笔钱交给外婆,却不想,外婆在那一年不幸去世。“那年过年,我把300元给了当地敬老院。”张文熙说,“如果外婆在世,也希望我这么做。”(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从那年开始,每年张文熙都不忘把身边仅有的一点钱,捐给更需要的人。“1984年冬,我身边共有600元,我给自己留了100元用来过年,剩下的500元就捐给了庆云卫校。”张文熙告诉记者,1990年,有个外来打工者生病,在庆云看病,却没有足够的钱,当时他就从口袋里摸出300元给了素不相识的外地人。
许多年来,张文熙还一直帮助劳动力缺失的困难户耕地,却从来不收一分钱。“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尝过贫苦的滋味,所以更想帮助贫困的人。”张文熙说。
19年前,他结对青田县的3个贫困生
1992年,张文熙和丽水青田县的三个贫困生,毛俊美、吴林仙和魏小莉结了对。这是张文熙第一次资助贫困生,他一口气揽下了三个贫困生,资助他们读完了小学六年。
“我记得,1992年他们读小学一年级,学费20元/学期,后来慢慢增长到50元/学期。除了给三个孩子交学费之外,我去他们家里时,也给孩子们买点糖,每个人买两套新衣服。”张文熙说,他的心愿是资助他们读完初中,可惜乡里没有初中,孩子们读完小学就不再读了,这是自己一直以来的遗憾。 (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有一年国庆,张文熙乘火车第一次去丽水青田县看望孩子们。走到毛俊美的家,张文熙被眼前这个家庭深深震撼了:毛俊美兄弟姐妹共7人,父亲和奶奶都生病在家,家徒四壁。“我实在不敢相信,孩子家里苦成这样,就把自己随身带的300元都塞给了他们。”张文熙说,后来才发现,自己竟没有钱买火车票回海宁,最后向人借了50元,才回到家。
同一年冬天,张文熙又一次去丽水看孩子们。这一次,孩子们正在"教室"里上课。张文熙拿出当时拍的照片,给记者看,照片已经发黄,照片里孩子们抬着头在听课。令人吃惊的是,所谓的"教室"竟然是乡里的祠堂,祠堂里放着十几口棺木,棺木上铺着一块大木板,孩子们就在木板上听课。
看着这些照片,张文熙说,自己当时更加坚定了资助计划。
决心每月戒烟省下500元,要加入本报助学团队
眼前的张文熙,因为常年吸烟,门牙已经有些发黑。“我从40岁开始抽烟,现在烟瘾还很大。”张文熙笑着说道。 (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张文熙告诉记者:“虽然烟瘾很大,但是,我很有恒心。在资助三个贫困生的那6年,我6年没有抽烟,省下的钱全捐了出去。所以,这一回要资助贫困生,我又要开始戒烟了。不抽烟,每月就可以省下500元。”
张文熙很希望能与陈玉莲这样学习成绩优秀的贫困生结对,但是他也表示,只要是“弄潮儿成长计划”要帮助的那些学生,他都愿意结对资助。
谈起为什么如此坚持资助贫困生时,张文熙坦言:“因为,19年前,没有资助孩子们读完初中,到如今这都是我的遗憾,我想借此机会完成自己的心愿。”张文熙诚恳地说,自己并没有太多钱,但是,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一定尽力。他不求任何回报,只希望孩子们有出息,有一天能成才。
海宁67岁老农戒烟省钱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