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老烟民为健康和爱放下“烟枪”,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老烟民为健康和爱放下“烟枪”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戒烟真的很难吗?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方珊告诉记者,在医学上,烟瘾的学名是尼古丁上瘾症或尼古丁依赖症,是指长期吸烟的人对烟草中所含主要物质尼古丁产生上瘾的症状,所以戒烟也叫戒除尼古丁依赖症或戒除尼古丁上瘾症。在医学上,烟瘾(尼古丁上瘾症)当成是一种慢性病来对待的。吸烟的人都被当成病人来对待,因此戒烟也是一种医疗行为。
为健康,老烟民戒掉24年烟瘾
有24年烟龄的王老师已经成功戒烟4年了。与其探究戒烟的原因,他的回答很干脆:健康。
王老师说,他染上烟瘾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他只是与同学们觉得好玩才抽烟。每晚待在宿舍里,室友们喝着廉价的白酒就着花生米,再点一支香烟,开始谈谈女同学开始憧憬未来。因为年少觉得那种生活状态特别豪迈。
走出校门后,王老师被分配到一家杂志社做编辑。“文人都是吸着香烟在构思自己的作品,像大文豪鲁迅就是在烟雾缭绕中找到灵感”,王老师为吸烟找到了一个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每次拆开读者的来信,他都会不自觉地点燃一根香烟;而每一次展开稿纸,他也会情不自禁地吸一支香烟。香烟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好像一种心理暗示在告诉他:只有香烟才能打开思路,调动灵感。(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伴随着年龄一起增长的还有烟龄,王老师越来越觉得身体上的不适:每天起床后就要连续地咳嗽、咳痰,他患上了咽炎。而王老师在编辑医疗健康文章时,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更是让他觉得应该戒烟了。但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很难改掉。
4年前的五一,王老师患上了重感冒。每天咳嗽不止,虽然他这边吃药打针,但是那边还在吸烟,尽管数量比以前有所下降。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后,他的病情渐渐缓解。于是,他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每天抽一包烟。但是,没几天他再次病倒了。这一次,他的扁桃体发炎,连喝水、咽吐沫都疼。躺在床上,王老师开始认真地思考:香烟重要还是生命珍贵?
出院后,王老师下决心彻底戒掉跟随了自己24年的烟瘾。他戒烟的第一步就是“先把早上起床的那口烟戒掉”。王老师告诉记者:“不少人一说戒烟就一律不抽,不看烟,不闻烟,不买烟,不接烟,似乎说戒就戒。但这样做,有几个人能真正戒了烟?”他表示要戒烟就必须循序渐进,从第一步开始,先把早上起床先抽上一口的习惯改掉。
在戒烟的过程中,王老师并没有用什么“香口胶”、“戒烟灵”来代替烟瘾,而总是想着一些人在香港、台湾等地的公共场所一抽就被罚款的尴尬状。想到自己每次在同事面前抽烟时他们的那种反感劲,想到一次住院时医务人员告知的长期抽烟的恶果……就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在强忍和“坚持下去”的信念之中,终于顶住了香烟的诱惑!(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为家庭,决不再碰触香烟
“我的儿子4岁了,而我成功戒烟也有5年了。”李先生告诉记者,是儿子帮助他戒掉了烟瘾。
李先生与爱人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见第一面的时候,爱人对他就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他满身的烟油味,熏得女方直皱眉。幸好介绍人说了不少好话,女方才勉强答应与他继续交往。但是,女方有个条件,他即使不能马上戒烟,抽烟的数量也要减少,不能满身的烟味。
为了爱情,李先生抽烟的数量还真的开始递减,从每天的一包半,减到了一包,又从一包减到了10支。经过两年的交往,李先生与爱人终于走上了婚姻的殿堂。因为,父母年纪都大了,希望尽快抱孙子。而爱人则明确地告诉他,不彻底戒烟就不能要孩子。因为,香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为了孩子,李先生一咬牙把每天10支的香烟也戒掉了。开始的时候,李先生感觉自己像丢了魂似的。爱人就鼓励他:“你一定要挺住,多看看那些因香烟而导致胎儿畸形的新闻报道,再上网看看那些健康漂亮的宝宝的照片,你一定能挺过来。”(新商盟网xinshangmeng.org)
在成功地戒烟半年后,李先生的爱人怀孕了。这次,李先生居然比爱人还在意别人抽烟。每次去医院做产检,看见走廊里有人抽烟,他都会走过去进行制止。当孩子摆满月酒的时候,亲朋好友给他递烟,李先生不但拒绝了,而且还规劝大家都不要吸烟了。他说,他跟医院的专家咨询过,儿童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通常,儿童会经历比成年人更高的环境暴露,按每磅体重算,他们比成年人要呼吸更多的空气,也会吸入更多的污染物。再加上儿童好动、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免疫功能不健全等原因,使得他们最易受到污染物的伤害。不论儿童的年龄大小,“二手烟”都可能使他们的肺功能减弱。哮喘病及发病次数都会因“二手烟”而增加,儿童的肺炎、鼻炎、囊性纤维增生症及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无疑会加剧。接触“二手烟”的儿童还特别容易患感冒和嗓子疼。年龄不到两岁的婴幼儿如果接触“二手烟”则比较容易患支气管炎和肺炎。美国环境保护机构调查,该国每年有15万~30万年龄不到1.5岁的婴幼儿因“二手烟”而患下呼吸道感染,其中1.5万人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
李先生竹筒倒豆子般把儿童吸二手烟的危害进行了一次宣传,并郑重其事地向亲朋好友宣布,自己要和儿子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决不再去碰触香烟。
老烟民为健康和爱放下“烟枪”